西汉墓葬美术中的特权阶层:戴冠佩剑互行拱手礼

  画像砖上的人物,除了武士,还有两种形象,(分别为戴冠的士人和戴头巾的平民)。比如有一件画像砖上有4个人物,他们都穿着长袍,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头饰,图中最左边和最右边的两人头上戴的是冠,中间两人头上戴的是巾。冠和巾的区别是冠有长长的冠缨和结缨后垂在下巴底下的垂緌,巾则没有。古代礼制规定,只有士以上的成年男子才有资格戴冠,平民只能戴头巾,据此我们可以判别砖上人物的身份。

1.jpg

  这件画像砖的右边是一幅拜谒图,为两个相向而立、相互拱手施礼的人,右边之人头戴冠,下巴底下打结的冠缨和垂緌十分清楚,他双手合抱,上身微微前倾;左边之人,头上裹着头巾,头巾前部有个上翘的装饰物,他也双手合抱,屈膝躬身,在他的腰间佩戴一柄长剑。根据头饰,可以判断右边的人地位高,至少是士一级的人物,左边之人是位平民。平民见到尊者,赶紧迈步向前躬身施礼,从他微微张开的嘴巴可以想象他正在致辞问候,而尊者面对施礼者,按照礼法的要求,也要抱拳还礼,只是弯腰的尺度不用这么大。

  而在另一块砖上也有一幅拜谒图,上面有4个人,三个人面右一字排开在拱手施礼,对面一人在还礼。这4个人都戴冠,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相差不多的缘故,所以施礼的姿态也差不多。

  在第一块画像砖的左边,一前一后有两个同向行走的人,前面一人,头戴冠,下巴上有一绺尖尖的胡须,显然是位长者,后面一人年纪很轻,没有戴冠,他手中抱着一件由六根长棍组成的东西,根据这件东西的形状和年轻人的持拿方式推测它是一册由六根竹简编连而成的竹书。这两个人的身份应该是在当时非常受人尊敬的儒生,年长者是老师,年轻人是尚未成年的学生。画面中还有3棵正在开花的树木、一群翩翩飞舞的大雁和鹤,这场景完全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这幅人物游春图,表现了当时士人悠闲高雅的生活。

1_2010110110011947j5K.jpg

  图中那个平民腰间佩戴的长剑很让人惊讶,它比前面看到的武士的佩剑要长得多。西汉时期真有这么长的剑吗?平民也可以佩剑吗?现代考古出土了许多西汉时期的剑,不少剑的长度都在100厘米以上,最长的一柄剑出土于山东巨野的一座西汉墓,剑长达130厘米。以画像上的人和剑的比例来估算,剑的长度与130厘米差不了多少,说明工匠在制作画像时并非是任意而为的。另外,西汉时期崇尚武力,政府鼓励百姓立功疆场,赐爵封侯。当时击剑术非常流行,西汉著名的文人司马相如、东方朔等年少时都曾学过击剑。普通百姓如果剑术高明,就有可能被选为武吏,为官府效力,所以平民百姓佩剑、习剑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西汉墓葬美术中的特权阶层:戴冠佩剑互行拱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