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明朝大奸臣严嵩遗臭万年的名声怎么来的

严嵩被《明史》列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后世流传的故事、改编的戏剧和电影里,他也一直是以奸臣的形象示人。但其实,严嵩有不少评价是错误的,而且也有许多优点。那么严嵩如此恶劣遗臭万年的名声是怎么得来的呢?

首先,来自他权力斗争的对手。严嵩专权二十年,铲除了不少异己,也树立了许多政敌,比如徐阶。徐阶不仅是严嵩倒台的幕后推手,据说也是让他儿子严世蕃罪名成立而被斩首的策划者。而他想要斗倒严嵩,谋取更大的权力,就必须泼脏水。所以他们对严嵩的指责和批评,往往是有夸张和诬陷的地方。

其次,来自文人的指责和辱骂。文人需要赢得名声谋取官位,除了自己写出一首好诗、好文章之外,还有一个方式就是批评恶人来树立自己正义的形象,而严嵩是一个不错的对象。儿子啊众多骂严嵩的文人里,骂得最凶的是王世贞,他为严嵩写的传记里对他极尽指责,此外据说以严嵩儿子严世蕃为原型的小说《金瓶梅》也是出自他手。

然后,来自清朝朝廷的贬低。清朝刚建立,汉族对满族统治的反感还很深。清廷为了使汉族文人士大夫服从统治,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另一方面就是寻求与他们的相似处。为了减轻抵触,清廷就拿明朝来说事,把严嵩定性为奸臣加以贬责。

最后,来自百姓的不知情。严嵩的故事和小说在民间各种流传,然后又被改编成戏文搬上舞台,不明2真相的百姓听着故事看着戏剧,里面严嵩奸臣形象也慢慢就深入人心。

严嵩是奸臣吗

判断一个人是忠臣还是奸臣,一般从他的功绩和品德两方面进行分析,两者相加,功大于过,善大于恶,那就是忠臣,反之则为奸臣。而从严嵩的生平来看,他在这两方面都称不上好,所以是一个奸臣。

严嵩一生为官大约40年,其中二十多年官居高位,甚至身为内阁首辅等同丞相,专权一时。加上明世宗嘉靖皇帝对他十分信任,严嵩原本是可以大展宏图,做出一番事业来改变当时朝政的混乱、官场的腐败等问题。但是就已知的史料来看,他并没有做出什么功绩,既没有劝阻皇帝专心朝政,反而鼓励纵容他沉迷道教。严嵩一生做出了不少危害社稷的事情,比如,严嵩陷害了不少忠良,比如提拔他的夏言、弹劾他的杨继盛等人;比如,卖官鬻爵,疯狂敛财;比如,纵容儿子和手下为非作歹等。

就严嵩的个人道德而言,后世存在一定的争议,毕竟人性复杂。从之前举例的恶行来看,严嵩的品德应该用败坏来形容。但是,严嵩也有不少亮点:比如勤奋好学,一生笔耕不辍;比如,一生只有一个妻子没有小妾并一直忠诚于她;比如,热心乡里,为家乡修建了不少桥和路。

不论严嵩的个人道德是否恶劣,至少称不上美好,而他又毫无功绩反而恶贯满盈,无论如何都只能称之为一个奸臣。与他相反,张居正,虽然专权贪污个人品德不佳,但改革政治功在社稷,所以总的来说是一忠臣。

严嵩的下场

严嵩的下场并不好,他是明朝有名的大奸臣。严嵩在妻子死后按旧制回乡,此时的严嵩已经八十多岁了,话已经讲不清了,他上陈的奏折多是请别人代写。皇帝对那些严嵩的周折很不满意,对他非常不满。

这时的严嵩还和次辅发生了矛盾。次辅知道皇帝对严嵩的不满后,买通皇帝亲近的道士。那道士对皇帝说现在有父子在朝堂上兴风作浪,正等待皇帝的发落。皇帝心有所动。不久后,皇帝的寝殿发生了大火,严嵩建议他去南宫居住。南宫曾是英宗被囚禁的地方,皇帝觉得很晦气,对严嵩愈发不满了。次辅提出修建更华丽的寝殿的建议更得皇帝的欢心。

朝堂上其他的臣子也发现了皇帝对严嵩的态度,上奏弹劾。在次辅的暗地操作下,严嵩被削去所有的官职。严嵩的儿子是个非常贪婪的人,经常用他手中的权利欺压百姓。为此,他也受到御史的弹劾。严世蕃本是守卫雷州的士官,后来却逃回了老家。严世蕃的行为被人告发,皇帝非常生气,最后判处了斩刑。严嵩受到了儿子的牵连,被削籍成为了普通百姓。严嵩的家产也被全部没收。皇帝将那些被查收的钱财一半充入国库,一半用作军饷。

年迈的严嵩最后只能在茅草屋中艰难过日,饭也经常吃不饱。两年后,严嵩孤独地去世了。严嵩死时甚至没有棺材,也没有来吊唁的人。严嵩的下场不可谓不凄惨。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解析明朝大奸臣严嵩遗臭万年的名声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