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廉政模范的公孙轨的生平事迹

  公孙轨是南朝时的官二代,他老爸公孙表曾做到广州市长(刺史)。那时的高干子弟,要想在一干高富帅中拔得头筹,不读书是不行的。公孙轨自幼也读了不少书,因而“少以文学知名”,拥有不少的文学粉丝,读者点击率也位列时代前茅。

  名气大,公孙轨就引起了当朝皇帝明元帝的注意。皇帝将公孙轨召进中书省,安排他做中书郎。公元424年,明元帝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继位,对十六国残余势力展开大举征伐,公孙轨随从征讨。这场北伐战争,北魏大获全胜。打了大胜仗,又到了以战利品颁赏的喜庆日子,太武帝拓跋焘亲自来到现场,主持这场盛大的颁奖仪式。一把手出席,就是员工们抛头露面展现自我的良机。进入了领导的法眼,仕途想不灿烂都很难。但这样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往往拼的是谁的脑瓜子更好使。

  金银珠宝在露天广场上堆成了小山,“珍宝车旗器物不可胜计”,看得人眼花缭乱,也撩得人心痒难耐。领奖仪式正式开始,皇帝令各位“任意取金玉”。 这种发福利不是年年都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皇帝发了话,大家也就不客气,“取之盈怀”,拿着袋子就疯抢起来,场面有些混乱。

  混乱的场面中独有一道别致的风景。众人疯抢财物,“轨独不取。”公孙轨站在原地,冷眼看着一干红眼珠的抢财夺宝者,我自岿然不动。这样惊艳的表现,让皇帝有些意外,感觉这是个廉洁自爱的好同志。如此表现优异的好干部,皇帝也很感动,他越是不拿,领导就越要奖赏他,皇帝“把手亲探金赐之”,最高领导亲手拿了几样很值钱的金器,当着下属和媒体记者亲自赐给公孙轨。与此同时,皇帝当着抢红了眼的下属表扬公孙轨:“卿可谓临财不苟得,朕所以增赐者,欲显廉于众人。”在这个现场直播的颁奖仪式上,公孙轨不爱财物的卓越表现,赢得了皇帝的欣赏和高度评价,并当场宣布公孙轨为北魏廉政模范第一人。

  被免职的公孙轨,又成了北魏负面新闻的男主角和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纪检监察机关还时不时找公孙轨谈话。公元441年,曾经红极一时的北魏廉政模范公孙轨,在羞惭中病逝,时年五十一岁。

  公孙轨死后,当初树他为廉政榜样的皇帝拓跋焘再次向媒体爆料,独家披露了公孙轨的贪腐往事。公孙轨在上党当一把手时,一次拓跋焘经过那里,下乡搞调研,在与老百姓座谈时,群众联名检举公孙轨“为受货纵贼”,就是在剿匪时,收了匪盗的好处,致使当地“余奸不除”。公孙轨在其间捞了多少好处,老百姓是有证据的,“其初来,单马执鞭;返去,从车百辆,载物而南”。谈到这件事,皇帝咬牙切齿:“轨幸而早死,至今在者,吾必族而诛之。”

  “台上高调反腐,台下大搞腐败”的“双面贪官”,自古以来就是官场的一大“奇葩”。这些贪官为何能一路作秀而边“腐”边升,为何能顶着“廉政模范”的美誉而大肆腐败?说明权力已经摆脱了组织、群众、法律、舆论等有效监督,在伪装的画皮下,他们可以“游刃有余”地伸出贪腐之手。要实现官员“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当务之急是要杜绝“牛栏关猫”,扎紧扎密“笼子”,在“结实”的笼子里,权力才不会滑向贪腐深渊,权力才不敢“两面三刀”!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北魏廉政模范的公孙轨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