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0 篇文章

标签:宰相 第27页

揭秘中国第一家族:2000年出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历史故事

揭秘中国第一家族:2000年出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

  导读:汉唐以来,走出了裴秀、裴寂、裴炎、裴度为代表的五十九位宰相、五十九位将军,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吏更是多达三千余人,裴氏大家族成为河东大地上蔚为大观的名门望族。外国学者专家把裴柏村誉为“中国名人第一村”。该村位于山西涑水河畔的闻喜县内,...

历史解密 阅读(76)
八十多岁乞讨饿死的明朝宰相严嵩:细数严嵩十大罪-历史故事

八十多岁乞讨饿死的明朝宰相严嵩:细数严嵩十大罪

  严嵩于嘉靖二十年八月八日为相,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去位,二十多年来,最大的过恶如下:其一,信用心腹赵文华,使东南倭患愈演愈烈;其二,清除异已,继杀曾铣、夏言之后,又在嘉靖三十四年杀杨继盛,使明朝首先开杀谏臣之恶侧,随后又杀沈链和王忬,命令虽...

历史解密 阅读(66)
明朝为了制约权力建立的内阁最后成为倒台的诱因-历史故事

明朝为了制约权力建立的内阁最后成为倒台的诱因

  自秦朝以来,封建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是中央集权专制国家。到了明朝,这种中央集权的方式达到了顶峰,在中央官制上,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而代之以“私臣”治国的内阁制度。明朝的内阁制度是怎样一种制度,又是如何运作的?历来议论很多,所持的观点也各有...

历史解密 阅读(59)
历代著名宰相:中国历史上为官最久的宰相是谁?-历史故事

历代著名宰相:中国历史上为官最久的宰相是谁?

  宰相也好,丞相也罢,所谓“位极人臣”、“百官之首”,“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一般意义上说都是指古代封建王朝最高大臣和行政长官,在皇帝左右辅佐其总理天下大事,类似今天的总理、首相之类官职。宰者,主宰也。相者,辅佐也。丞者,也是辅佐之意。...

历史解密 阅读(56)
朱元璋为何对丞相制度痛下杀手?因为元朝旧事-历史故事

朱元璋为何对丞相制度痛下杀手?因为元朝旧事

  众所周知,皇权在明清制度达到了高峰,明清皇权集中有两个标志:一个是朱元璋废除传承了自秦始皇以来的丞相制度,另一个标志则是清朝雍正时代军机处的设置。  这里不讲军机处的事情,而讲明朝的事情。  首先声明,虽然明朝被称为最后一个汉族人建立的...

历史解密 阅读(68)
唐朝宰相裴炎被杀之谜:武则天因何要除掉裴炎?-历史故事

唐朝宰相裴炎被杀之谜:武则天因何要除掉裴炎?

  684年,武则天以谋反罪名杀死了宰相裴炎。当裴炎被抓后,朝中一片哗然,大批官员为裴炎申冤辩护,但最终都得到了严厉的惩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武则天决定除掉裴炎的?真是武则天所说的谋反,或另有其他原因?  裴炎,唐高宗病重时拜相,受遗诏辅佐中...

历史解密 阅读(65)
历代皇位继承秘诀:保住皇位为什么得多杀宰相?-历史故事

历代皇位继承秘诀:保住皇位为什么得多杀宰相?

  南北朝多荒唐事,历史好像走入了一个怪圈,杀戮与被杀戮,怎么都走不出来。南齐朝东昏侯萧宝卷即帝位后,数次同身边亲近的人密谋诛杀大臣,每次都突然行动,主意坚定,没有半点迟疑之心,搞得这帮大臣们人人自危,难以自我保全,早上还在朝堂之上,晚上可...

历史解密 阅读(60)
辽国宰相张俭:一件皮袍穿三十年勤感动皇帝-历史故事

辽国宰相张俭:一件皮袍穿三十年勤感动皇帝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曾国藩曾说过“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翻开厚重的中华历史,勤俭的事例不胜枚举,其中辽国宰相张俭...

历史解密 阅读(58)
大宋帝国宰相们的茶膏:黄金五十两也买不到-历史故事

大宋帝国宰相们的茶膏:黄金五十两也买不到

宋朝有一种早朝叫“常起居”,参加者除了皇帝,只有宰相、副相、枢密使、枢密副使、六部尚书、御史中丞等高级官员,人数不超过三十名,刚好可以组成两支球队。 “常起居”是每天都要搞的。每天一大早,宰相带头,领着二三十个大臣进宫,迈着四方步走到垂拱殿...

历史解密 阅读(60)
北宋开国宰相赵普千秋功业却为何难流芳后世?-历史故事

北宋开国宰相赵普千秋功业却为何难流芳后世?

赵普主动向太宗示好,密陈说自己手里存有杜太后留下的遗书,早已约定了太祖死后传位于太宗,即所谓“金匮盟书”。从各方面分析,赵普提供的应该是伪证无疑,而他这一举动对赵光义的意义自然非同小可,从此他又得宠于太宗皇帝。 夜半时分,马军副指挥使赵弘殷...

历史解密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