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第270页

汉武帝为什么要亲自办一个平民郭解的案子呢?原来竟是这个原因-历史故事

汉武帝为什么要亲自办一个平民郭解的案子呢?原来竟是这个原因

  郭解不是达官权臣,也不是世袭贵族,甚至都算不上是个有钱人家,虽说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记载了他的名字和主要经历,但在以官位作为标准的封建社会,说到底,郭解仍然是一个平头百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官无品之人,为什么会令汉武帝亲自下令逮...

阅读(40)
这个朝代的皇帝将佛像戴在帽子上,可仍然逃脱不了王朝覆灭的命运-历史故事

这个朝代的皇帝将佛像戴在帽子上,可仍然逃脱不了王朝覆灭的命运

  中国一共有五百左右个皇帝,只有清朝的12位皇帝,干了一件让前面所有皇帝都瞠目结舌的事情,他们在自己的夏季皇冠前,全都戴上了一尊金佛。   戴金佛?您真的没有看错,我们在观看关于清廷的影视剧时,在看清朝12位皇帝的照片时,我们都忽略了这个...

阅读(65)
元朝一个恶政,让农民深恶痛绝,却让朱元璋哈哈大笑!-历史故事

元朝一个恶政,让农民深恶痛绝,却让朱元璋哈哈大笑!

  众所周知,元朝建立之后,可谓恶政频出,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是“四等人制度”。以人的族群和血统来决定社会地位,在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上,唯有元朝!与元朝略像的是清朝,推出的是“首崇满洲”制度!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元朝还有一个恶政,让农...

阅读(39)
他智计过人,一夜筑冰城,曹操也感叹计谋不如他-历史故事

他智计过人,一夜筑冰城,曹操也感叹计谋不如他

伴君如伴虎,一句话说错,可能就没有明天了。比如刘备收拾张裕,刘禅收拾刘琰,孙权收拾陆逊,曹操这边比较多,孔融、许攸、崔琰先后倒下,再加一位娄圭,字子伯。   先感谢裴松之,正是他引注的《吴书》、《魏略》,娄圭才能“重见天日”。娄圭是南阳人,...

阅读(60)
司马迁用这一句话来形容李广,完全凸显了他的君子风范-历史故事

司马迁用这一句话来形容李广,完全凸显了他的君子风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概是汉朝时的一句俗言,意思是说,其实桃树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么多人走过来当然是为桃花美艳所吸引。桃花这种不言不语的“闷骚性格”非常符合儒家“君子敏于行而讷于也”的精神,也就是闷声干大事,桃李自然...

阅读(66)
逼死南宋10万军民跳海的张弘范结局如何?孙辈尽被蒙古兵杀死!-历史故事

逼死南宋10万军民跳海的张弘范结局如何?孙辈尽被蒙古兵杀死!

  中国最悲壮的一幕,莫过于崖山海战。面对蒙古兵的追杀,南宋10万军民集体跳海自杀。是谁将南宋10万军民逼到了死胡同?其实也是一个汉族人,他叫张弘范。那么,张弘范的结局如何呢?其实下场也不好,孙子一辈就遭遇了灭族!   (张弘范画像)   ...

阅读(52)
此皇子既是长子又军功显赫能力强,众人推他为帝,为何他却推辞-历史故事

此皇子既是长子又军功显赫能力强,众人推他为帝,为何他却推辞

  清朝历史上,皇子们对皇位的争夺一直非常激烈。不过有一个皇子,既是皇帝长子,又军功显赫,而且能力很强,还得到众人拥护。可为什么,他却推辞皇位继承呢?   这个谦让的皇子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豪格像)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阅读(30)
朱元璋真的为了保江山永固,火烧庆功楼,谋杀开国功臣吗-历史故事

朱元璋真的为了保江山永固,火烧庆功楼,谋杀开国功臣吗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事情,正史上并无记载,最早出自于《大明英烈传》。这是一个评书,这个评书从什么时候开始说的,现在已无可考证。   (火烧庆功楼)   “火烧庆功楼”说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担心功臣们造反,威胁明朝的江山,于是建造...

阅读(32)
朱元璋明白文化很重要,他拼命学习,最后却为何容不下知识分子?-历史故事

朱元璋明白文化很重要,他拼命学习,最后却为何容不下知识分子?

  朱元璋为什么那么拼命学习呢?起初的时候,他并不是一个把知识看的多重要的人,但是后来他身居高位,成了皇帝,他不想让别的有才能的人拿一些事情来取笑他,一个身份那么高的人自然是不甘心被别人取笑的,所以后来他发奋的学习。   朱元璋从认识到文化...

阅读(40)
玄武门之变是迫不得已?李世民早已权势滔天-历史故事

玄武门之变是迫不得已?李世民早已权势滔天

  说起唐太宗李世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李世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别的一个皇帝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不仅是唐朝盛世的奠基人,并且开创了文明至今的贞观之治,唐朝盛极一时,周边的各族人民尊称他为天可汗。   但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历史也大...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