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222年 刘备伐吴 夷陵之战爆发
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3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
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3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
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做到了吗?我们看看赤壁大败到他去世,在人生最后的十二年里,曹操这个老骥都做了些什么。 208年,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兵锋转而南向,击溃刘备后,他想一举鲸吞江东,孙权刘备两家,在鲁肃和诸葛亮的努力下,组成联盟...
蜀汉败亡,始于隆中对。 说蜀汉败于隆中对,估计很多人会不解,甚至愤怒。 本来嘛,蜀汉成就于隆中对,没有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就没有后来的的三足鼎立。 但是,我们说蜀汉败于隆中对却并非全盘否定隆中对,隆中对作为诸葛亮经...
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的《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天下大势,向刘备提供了立国的策略,《隆中对》原文择录如下: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的最后一场,是当时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起的一场战斗。在刘备称帝后的三个月,他以为关羽报仇为由出兵伐吴。东吴不得不迎战,于是孙权立刻派出了陆逊。刘备打着复仇的旗号,士气正声,陆逊便采取以逸待劳的方式,阻挡蜀军...
说夷陵之战刘备的败局,得先说到赤壁之战。当年赤壁一战,周瑜用计一把火烧掉了曹军七十万大军,曹操狼狈出逃,败走华容道。多年以后陆逊也是一把火烧掉了刘备的七十万大军。刘备苦心孤诣二十年的的人马就这样被烧没了。这就是夷陵之战,三国时刘备死前的最后...
是光荣公司告诉我了“流浪军”这个说法,其他地方实在没看见过,不过觉得说的还有道理,在此总结下三国时期的流浪军。 分析光荣公司的对流浪军的定义,应该是某些有某种独立结构但暂时依附比他更强大的势力的军事集团,这种集团相对稳定,并且随时可...
义字所指,训诂学也许有很多讲究,我不是很明白,但我读三国,看水浒,抱着港片不松手,可以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桃园三结义”有个广泛的影响。交情发展到刘关张那份上,足以代表义气的最高境界。 在汉末成功的曹刘孙三家,刘备集团的组织原则,几...
在《三国演义》中,第一个当面斥责曹操为国贼的大概要数太医吉平了。小说中是这样介绍吉平的:“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在为董承医病时,吉平了解到董承与自己一样痛恨国贼曹操,主动加入到董承的反曹集团,并想...
孙夫人听到刘备的死讯,百感交集,毕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她亲至江边祭奠,投江而死。孙夫人在刘备生前没有做到一心一意地对待刘备、爱护刘备,她希望九泉之下能做到“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三国时期刘备和孙夫人的婚姻,是历史上最为典型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