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24 篇文章

标签:皇帝 第159页

人不可无诤臣诤友诤子:为何明君身边诤臣多?-历史故事

人不可无诤臣诤友诤子:为何明君身边诤臣多?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能听取臣下意见的明君都能善始善终,而那些只喜欢臣下对自己阿谀奉承的昏君均不得善终。秦二世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一听到民间有人造反就不高兴,如果有人说:“那只是普通盗贼,地方官吏全力追捕,已将盗贼全部抓获,这些小贼...

历史解密 阅读(51)
宋代政治的制衡之道:分相权夺兵权且多重监察-历史故事

宋代政治的制衡之道:分相权夺兵权且多重监察

  宋代完备的官场制衡机制,使五代以来“朝纲混乱,武将乱权”的传统被迫终止。大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马背上夺取的天下,靠一个“陈桥兵变”摘走了后周小皇帝的皇冠,这个以武力和玩弄权术起家的能人一上台,便马上充分暴露了对武将的不信任和对权力失衡...

历史解密 阅读(64)
中国越是有作为的皇帝为何越担忧自己的“后事”-历史故事

中国越是有作为的皇帝为何越担忧自己的“后事”

  在皇权运作过程中,为了维护国家体统,同时也是为了保障皇权的顺利运行,要求皇权须遵循国家现行体制的规范,维护现有的政治秩序。皇权之所以能够受这种限制,正是自身的运行机制和保障皇权的目的所要求的。皇权在运作过程中,常用对“后事”的担忧而能自...

历史解密 阅读(51)
古代皇帝暂时离开首都会由谁代理朝廷事务?-历史故事

古代皇帝暂时离开首都会由谁代理朝廷事务?

  紫禁城是皇帝行使权力的福地,但绝不是禁锢皇帝的牢笼,作为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皇帝有权作任何事,而最能体现皇帝权力的莫过于对出入宫城的自由选择。于是,皇帝找到了暂时离开宫廷的理由,那就是去民间检查百姓对皇帝权威的认同程度。皇帝要去民间检视...

历史解密 阅读(58)
明孝宗朱佑樘:为何被堪称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历史故事

明孝宗朱佑樘:为何被堪称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明孝宗朱祐樘,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七月初三日出生,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初七日病逝,在位共18年,年号弘治。其父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十分宠爱万贵妃,万贵妃无子,阴暗的报复心理使她开始残害每一个怀上龙种的嫔妃...

历史解密 阅读(62)
宋朝皇帝陵墓:为什么宋代皇陵大多流落荒野山地-历史故事

宋朝皇帝陵墓:为什么宋代皇陵大多流落荒野山地

  历朝皇陵中,宋陵可能是最“简陋”的。巩义宋陵完全不及汉唐明清皇陵之宏大壮丽。有人说,洛阳邙岭上随便哪个帝王的陵丘都比宋陵大。巩义宋陵多散落在荒野,成了庄稼地。尽管也立了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牌子,却看不出有什么保护措施。一个最富庶、文...

历史解密 阅读(65)
北魏朝的册立皇后制度:皇后竟要要手铸金人?-历史故事

北魏朝的册立皇后制度:皇后竟要要手铸金人?

  拓跋珪做了皇帝,当然要有一位皇后。拓跋珪称帝时二十九岁,此前,已经有一任夫人,匈奴独孤部刘眷的女儿、刘罗辰的妹妹。当初拓跋珪为拉拢独孤部的牧民,分裂亲刘显的势力娶了刘氏,非常宠爱,生有一女一子,女儿华阴公主,儿子叫拓跋嗣,即后来的魏太宗...

历史解密 阅读(54)
历史上哪位皇帝开了清代帝陵先入葬皇贵妃的先例-历史故事

历史上哪位皇帝开了清代帝陵先入葬皇贵妃的先例

  康熙朝时,敬敏皇贵妃(皇十三子怡亲王允祥的生母)于康熙三十八年七月逝,康熙帝对这个妃子很是宠爱,便特谕旨打开景陵地宫大门。开了清代帝陵先入葬皇贵妃的先例。按清朝门顺治便有的规定,皇后先死,或者皇后虽然死在皇帝之后,但皇帝梓宫尚未入葬时,...

历史解密 阅读(64)
仁宗朱高炽的功绩:为何说他改变了明初的国策?-历史故事

仁宗朱高炽的功绩:为何说他改变了明初的国策?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生于公元1378,卒于公元1425年, 终年47岁.他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成祖病逝后继位,在位仅1年就病死.他在1395年被立为燕王世子。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明成祖起兵靖难,命朱高炽留守北...

历史解密 阅读(97)
“好人”当不了好皇帝原因:善良慈悲不忍杀人-历史故事

“好人”当不了好皇帝原因:善良慈悲不忍杀人

  皇权的血酬定律  吴思发明的血酬定律是这样的:强盗、土匪、军阀和各种暴力集团靠什么生活?靠血酬。所谓血酬,就是对暴力的酬报,就好比工资是对劳动的酬报、利息是对资本的酬报、地租是对土地的酬报。不过,暴力不直接参与价值创造,血酬的价值,决定...

历史解密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