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1 篇文章

标签:北魏 第18页

府兵制的演化过程:府兵是由哪些人所组成的?-历史故事

府兵制的演化过程:府兵是由哪些人所组成的?

  坊   坊府并提,坊的制度怎样?“坊”“防”二字通用,《通典》卷一七一载,魏有孔城防,北周有通洛防。《元和郡县志》载北周有会宁防,《太平寰宇记》防作坊,魏时更有“六坊”的名目。《隋书·食货志》云:“六坊之众,从武帝而西者,不能万人,余皆...

历史解密 阅读(62)
府兵制的废除缘由:唐代府兵因何最终消亡?-历史故事

府兵制的废除缘由:唐代府兵因何最终消亡?

  府兵并非唐代唯一的兵种,承担宿卫的还有保卫宫廷,屯驻北门的禁军(见六军),与十二卫所领府兵对称南、北衙军。出征和防戍则有名为“募”而实也是“征”的兵募,以后还有防戍本州的团结兵、士镇兵等。在出征和防戍中,兵募的数量往往超过府兵,但府兵在...

历史解密 阅读(54)
府兵制的结构特点:府兵的结构有着什么变化?-历史故事

府兵制的结构特点:府兵的结构有着什么变化?

  府兵具有中央禁卫军性质,番上宿卫的府兵“十五日上,则门栏陛戟,警昼巡夜;十五日下,则教旗习战。无他赋役”。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北周武帝建德二、三年间(573~574)改府兵军士为“侍官”,意思是侍卫皇帝,表明府兵是皇帝的亲军,不隶属国...

历史解密 阅读(56)
解密:府兵制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军事制度?-历史故事

解密:府兵制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军事制度?

  府兵制度,起于西魏而盛于唐。中经北周到隋代,因为时代更革,自然免不了发生许多变化,可惜府兵材料保存到今日的太少,差不多没法研究。唐朝初期实行的是府兵制,中央设置军府,府中的士官从老百姓中挑选而来,他们平时耕种,战时召集到一起。府兵制不仅...

历史解密 阅读(67)
历史上失去了开国皇帝的王朝怎样继往开来?-历史故事

历史上失去了开国皇帝的王朝怎样继往开来?

  北魏天赐六年冬(409年),逃亡在外的太子拓跋嗣得知朝堂剧变,立即潜回平城。为父报仇是此时拓跋嗣最合理的选择。但是他是否还能记得,母亲的死就是父亲一手造成的?拓跋嗣愤怒的一刀对拓跋鲜卑人来说就像吃饭一样轻松,但是,被刺中的人却是自己的亲...

历史解密 阅读(64)
府兵们分布在什么地方?府兵有何行为准则?-历史故事

府兵们分布在什么地方?府兵有何行为准则?

  由于废置不常,唐代军府总数也有增减,较多时有六百三十三府(一作六百三十四府)。军府遍布全国,关内道多达二百六十一府,占三分之一以上,依次为河东、河南、河北、陇右,其它诸道多不过十,少止二三府(江南、岭南)。这种布局体现了居重驭轻,举关中...

历史解密 阅读(58)
北魏的征兵难题:大量人员挂靠寺院无需服兵役-历史故事

北魏的征兵难题:大量人员挂靠寺院无需服兵役

  公元439年,北凉高僧玄高和尚被拓跋焘请到了平成,并且被重用为太子拓跋晃的老师。   拓跋晃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长子,四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尊祖制其母被赐死。因拓跋焘与窦氏深厚的感情,此后的拓跋晃也就交给了窦氏照顾,这时的窦氏已被晋升为太后...

历史解密 阅读(58)
北魏皇后冯淑仪身为一国太后却因男宠杀掉皇帝-历史故事

北魏皇后冯淑仪身为一国太后却因男宠杀掉皇帝

  冯淑仪,北魏第五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   冯淑仪出身十分了得。其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期北燕的皇帝。   只不过党冯淑仪出生时,北燕已经灭亡了七八年了,冯家被北魏带到首都平城幽居。冯淑仪便是在这里出身。   本来,冯家虽然失了皇位,...

历史解密 阅读(55)
解密:北魏君主拓跋焘率军灭北凉国为了弘扬佛法?-历史故事

解密:北魏君主拓跋焘率军灭北凉国为了弘扬佛法?

  早在公元433年,拓跋焘就瞄准了新的目标:中国北方的唯一戎狄政权:北凉。   这次,拓跋焘为打击北凉国寻觅了一个标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理由:由于礼聘你们的国师佛家高僧昙无谶来平城讲经弘法而不得,只得出动铁骑相请。   拓跋焘以传播佛...

历史解密 阅读(63)
拓跋弘爹娘媳妇都被太后杀害但他对她却礼敬有加-历史故事

拓跋弘爹娘媳妇都被太后杀害但他对她却礼敬有加

  咱们今天不说他的那些丰功伟绩,只说他和冯太后的故事,昨天咱们说过,其实冯太后为了自己的权利,不惜杀掉了献文帝也就是孝文帝他爹,而且还在大冬天特别冷的时候,把孝文帝一个人穿着单衣服放在黑房子里,不给吃喝,差点死掉。   而且据说孝文帝的母...

历史解密 阅读(57)